陆海大道通全球,跨越山海共驰骋。
日前,2024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上传来喜讯,“陕西、青海、海南、云南”四省份全部加入陆海新通道跨区域运营平台(以下简称“跨区域运营平台”)的共建。至此,跨区域运营平台实现“13 2”省区市的全覆盖。
此次“全员上线”,对于陆海新通道意味着什么?又如何借此“东风”,推动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以重庆为运营组织中心,加快联结世界的脚步?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沿线各地铁路、港口等信息24小时不停跳动,一目了然,可随时对沿线省区市的货源、车板、船期等实时进行调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只有推动通道沿线省区市形成‘一盘棋’,才能有效避免各省区市间的同质化竞争,凝聚成推动通道建设的强劲合力。”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表示。
这背后,正是得益于陆海新通道的合作共建机制,可实现平台跨区域综合运营。
依托该平台,陆海新通道形成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各西部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世界各地。
共商共享共建的目标是共赢,成绩是最好的证明。
截至2024年9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国内中西部18个省区市的73座城市、156个站点,辐射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运输货物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等工业品到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品类多达1160余种。2024年前10月通道进出口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同频共振的发展节奏,爆发蓬勃“西”引力。不难看出,此次“新成员”的加入,将进一步激活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陕西,中国地理几何中心,八个邻省区市环绕,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中欧班列(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的排头兵;
青海,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南半岛及中巴、孟中印缅三大经济走廊交汇地带,光伏组件、盐湖化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呈倍数增长;
海南,往来亚洲和大洋洲以及东南亚的必经之地,是中国与东盟、南亚、中东沿海各国海上交往的最前沿;
云南,拥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南方丝绸之路要道、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磨憨铁路口岸是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合作紧密起来、要素流动起来、产业聚集起来。强强联合,为跨区域高质量发展赋予更多可能。
“让重庆成为产业组织中心、资源配置中心、智慧决策中心、金融统筹中心,新的信息技术智慧大脑。”老挝磨丁经济特区董事战略顾问徐露农,对未来跨区域合作的蓝图充满期待。
新疆出口的水果在重庆集散分拨,内蒙古、陕西的煤炭经陆海新通道运至重庆等地,青海的纯碱经通道运至广西支持玻璃产业,广西的玻璃经通道运至川渝支持汽车产业……
未来,这样的合作共赢,会越来越多。
企业,是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最活跃的力量。如何提升企业的获得感,至关重要。
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副主席文健君认为,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既是赋能者,也是释能者。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平台抓数据、抓场景,实现场景数字化、数字信用化、信用资产化,让资产与金融实现融合流通。
事实上,在提升通道的运输效率、综合服务水平方面,平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物流集团副总经理梁伟华认为,在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中,清关和配送是直接影响效率的重要环节。
在此过程中,以重庆为运营组织中心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探索出一系列成果。
——“一箱到底”的铁路箱出海使用模式,让企业直接以铁路集装箱出海,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费用。
——依托区块链技术,建设了“陆海链”数字提单平台,让“一单制”向数字化转型,不仅缩短了单证处理和流转时间,还解决了纸质提单传递效率低、易篡改等问题。
——与中欧班列(渝新欧)联动,共同组织、运营“东盟快班”,将东盟与欧洲之间的货运时间缩短5至10天。
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作为“渝车出海”的代表企业,长安民生物流是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受益者之一。
长安民生物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年勇直言,陆海新通道对长安民生物流全球化的布局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道带动更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资源共享。也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通道运输方式,有效降低成本。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继祥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陆海新通道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降低社会物流的成本。
“陆海新通道是把内陆地区经济带各个枢纽链接起来的一个‘大动脉’,新通道的建设必然推动枢纽经济的建设,枢纽经济本身就是推动着各种各样物流发展中集约化的集成,这种集约化也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王继祥表示。
11月12日,2024陆海新通道国际物流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的展台十分吸睛。
宁夏枸杞、贺兰山红酒,贵州茶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陆海优品”,这是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打造的链接通道沿线优质商品、企业及消费者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于2023年底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入驻合作商家200余家,商品数1100余款,产品覆盖国内16个省区市及国外13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跨区域运营平台“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下的一项创新举措,让更多通道沿线地区的特色产品进入国际消费者视野。
事实上,创新,是贯穿在平台建设当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成为与会嘉宾反复提到的“热词”之一。
如何互联互通实现创新突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智库的首次亮相中可见一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认为,应充分发挥对沿线资源调度的整合集聚作用,加强国内外产业合作,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着力将通道优势转化成产业价值,不断提升创造能力。
“陆海新通道不单纯是物流通道,而是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走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院长孙永红同样认可陆海新通道的经济价值,他认为,应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整合集成不同运输方式,信息数据,通过登录一个业务窗口,填报一次数据,完善一单多式联运业务办理,进一步压缩冗余业务环节。
作为跨区域运营平台的组织者和发起者,重庆则被赋予更大的使命。
“重庆不能只是一个物流功能,要升级为一个供应链的组织中心,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谢雨蓉认为,应加快运营组织不同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加强全链条协调组织和流程优化,通过各方面的衔接协作,合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成本效率的比较优势。
而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创新活力不足,协同能力不强等短板,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樊一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应打造一些具有区域带动和未来成长能力的创新高地,围绕创新高地来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创新主轴,推动区段式的创新廊道、产业廊道和价值廊道的同步推进。
“老朋友”如约赴会,“新朋友”纷至沓来。
一条更具合力、更有效率、更加创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华龙网 曹妤/文首席记者董进/主持